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2021年中国橡胶工业十大新闻
发布时间:2022/01/07    作者: 无    来源: 本站 订阅

1.中橡协顺利换届产生第十届理事会

4月21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在青岛举办了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届一次理事扩大会议,选举产生了第十届中橡协领导人。徐文英当选为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雷昌纯当选为副会长兼秘书长;邓雅俐当选为监事会监事长,并被推举为中橡协名誉会长。426名重点企业领导人组成了中橡协第十届理事会,这些企业广泛覆盖了橡胶行业各领域、各种不同类型和所有制单位,均是本领域的骨干企业,在本领域具有较高的威望和影响力。第十届理事会的构成,既体现了广泛的代表性,又体现了企业家办会的精神,是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强有力的协会领导集体。


2.中橡协提出建设橡胶工业强国十大目标

在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在中国橡胶工业向世界强国迈进的关键节点,中橡协顺利完成交接,第九届理事会将“橡胶强国接力棒”交到第十届理事会手中。

中橡协第十届理事会提出了建设橡胶工业强国的十大目标:一是重视“碳达峰”和“碳中和”,引领行业实现绿色发展;二是加快行业数字化转型,实现智能制造;三是重视基础研究,加快科技创新;四是推进建设一流大学,培养一流学科人才;五是提升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六是产品配套高端市场;七是拥有完整的橡胶工业产业链和供应链;八是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本;九是拥有较高的行业集中度;十是具有社会责任担当,实现可持续发展。


3.推动行业落实“双碳”战略目标

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提出后,我国橡胶行业高度重视。为推动橡胶行业落实“双碳”目标,中橡协各分会(委员会)梳理了本行业重点企业2020年能源消耗基本情况、“十四五”节能改造内容及预期节能减碳效果等,并填报《行业“十四五”节能改造清单》,为行业制定“双碳”目标路线图打下工作基础。此外,在进行《轮胎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和《炭黑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两个国家强制性标准修订过程中,在轮胎和炭黑行业内征集能耗数据,为“碳达峰”“碳中和”和能耗“双控”等重大工作提供技术基础及支撑;征集《石化绿色工艺名录》,推进本行业绿色、低碳生产工艺的开发应用;组织编制《输送带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输送带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等协会团体标准;对2015年发布的《力车胎行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团体标准相关指标进行比对分析,为下一步编制力车胎产品碳排放限额做好铺垫。


4.张立群教授成为橡胶行业首位工程院院士

11月18日,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公布,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主席团主席、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张立群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成为我国橡胶行业首位工程院院士。张立群教授是我国橡胶材料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他领导的团队坚持应用基础研究与工程技术创新并重,在高性能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绿色橡胶材料和特种功能橡胶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获得了多项国家科技成果奖项。同时,张立群教授还为中国橡胶科学与技术研究在世界舞台上的宣传和交流作出了贡献,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


5.橡胶助剂行业经历20年由弱到强辉煌历程

2001年6月26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橡胶助剂专业委员会应改革机遇而生,将松散的橡胶助剂企业组织起来,正式成为中橡协的重要分支机构。2021年10月26日,中橡协橡胶助剂专委会举办成立20周年大会,全面总结20年的奋斗之路、辉煌之路、创新之路。橡胶助剂专委会从成立之初,就确立了绿色发展之路,在这个目标指引下,中国橡胶助剂行业发展突飞猛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2001年全国橡胶助剂总产量仅10.41万吨,到2020年总产量135万吨,占据全球70%以上份额;从最初的子午胎助剂产品基本需要进口,到目前的90%以上产品实现绿色化,满足橡胶工业的发展要求,牢固树立起中国橡胶助剂在全球的领先地位。产品绿色化、工艺清洁化、企业规模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微反应连续化,中国橡胶助剂已走在了世界前列。


6.科技与标准引领助力行业创新发展

为解决行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推动行业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中橡协8月份首次发布了《2021年度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科技指导计划》,TBR疲劳耐久仿真模型建立及寿命预测、内置植入式高性能RFID轮胎等项目列入计划。同时,中橡协发布了7项协会团体标准:《涂覆式刺扎自密封轮胎评价规范》《钢帘线粘合试验用标准胶》《耐化学品流体软管》《输送带用钢帘子布》《炭黑原料油 煤焦油》《长纤维色母粒用炭黑》和《橡胶硫化促进剂TBBS》,以标准引领行业技术发展;针对橡胶制品行业产排污特点进行抽样调研,组织制定《橡胶制品工业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指南》。中橡协还在行业中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如力车胎行业大力推广STB电动车摩托车轮胎自动高效成型机等创新项目;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常压连续脱硫设备、电加热高温热力焚烧(氧化)技术等逐步走向实际应用;轮胎模具行业开发节能型轮胎模具新产品及智能化生产线,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此外,面向复杂反应过程强化的微化工系统创新与工业示范、高铁轨道桥梁减振/震关键材料制备及其加工应用技术、主被动式安全防护轮胎技术开发与应用3个项目获得2021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


7.原材料大幅涨价对橡胶行业影响巨大

2021年以来,国内大宗原材料价格全年呈现高位震荡,橡胶、炭黑、助剂、帘子布、钢材、能源等价格高企,加之环保、人工、用电等成本大幅攀升,轮胎、管带等主要橡胶制品行业利润下滑。据中橡协对行业骨干企业统计,虽然轮胎产品年内不断提高售价,但下半年开始行业利润不断下滑,1~3月,轮胎行业利润同比增长74.7%,1~10月利润同比下降34.5%,降幅巨大;胶管胶带产品售价没有同步跟进,1~10月行业利润同比下降8.27%;与上半年相比,前三季度橡胶制品行业利润下降6.70%,中小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收窄;轮胎模具价格多年“不升反降”,利润水平持续走低。但同时,炭黑、橡胶助剂、骨架材料等原材料行业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受疫情经济拉动,力车胎和乳胶行业利润也实现了增长,但增幅收窄;胶鞋行业利润上涨,但内外销企业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


8.新零售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

2021年以来,橡胶企业借助工业互联网,不断发起新零售与新商业模式。双星&锦湖轮胎发起S2C新生态战略,实现供应链、仓储、配送、体验、安装、服务一体化;双星轮胎与华为合作,围绕“胎联网”、数字企业、智能制造、智慧轮胎、安全出行,打造数字轮胎产业生态。赛轮集团工业互联网平台“橡链云”持续赋能垂直行业企业,贴近终端客户。中策橡胶“车空间”与“知轮平台”不断创新新零售模式,在数字化供应链平台赋能下共同创建中策渠道命运共同体。风神轮胎推出“风智汇”车队智能轮胎管理系统,为公交等车队客户定制TCO轮胎保姆式解决方案。玲珑轮胎上线“新零售2.0”,围绕“产品+服务+价值”,赋予渠道数字化营销能力。浦林成山“智安达”项目实现轮胎全生命周期管理新模式。森麒麟从“动力驿站门店”发展到“麒麟云店”,对传统轮胎销售体系进行数字化升级。无锡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加强“现代工业散货物料智能输送与服务业务”,全力推进工业散货物料智能输送全栈式服务应用的规模化落地。江西黑猫炭黑依托电子商务平台推出“产能预售”新交易模式,使下游客户通过近远期货物基差锁定利润,实现供需双赢。圣奥化学入驻中化电商平台壹化网,全力实施数字化转型,旗下近20个聚合物添加剂产品首次在线上“开卖”。软控股份和桂林橡机均通过线上远程验收方式,在疫情期间向海外客户提供一站式无障碍远程验收服务。


9.轮胎橡胶企业加强国际化战略布局

随着中国橡胶企业在国际市场核心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化战略布局进一步加强。赛轮集团投资30多亿元建设越南公司三期项目,柬埔寨工厂年产900万条高性能半钢胎项目投产;金宇轮胎越南工厂年产200万条全钢胎项目顺利投产;贵州轮胎越南工厂年产120万条全钢胎项目投产;中策橡胶泰国工厂三期项目全线贯通,将实现年产半钢胎500万条、全钢胎120万条产能,泰国工厂轮胎年产能将达到2000万条;江苏通用拟在柬埔寨建设海外第二工厂,年产500万条半钢胎和90万条全钢胎;青岛森麒麟轮胎向泰国基地增资提升产能,拟在西班牙建设年产1200万条轿车、轻卡子午胎工厂;海利得(越南)有限公司年产11万吨差别化涤纶工业长丝(一期)项目已形成产能;圣奥化学泰国公司首批产品成功下线,项目建成后具备年产2.5万吨橡胶防老剂的生产能力;江苏兴达印度技术服务中心开业,已经完成在欧洲、北美、南美、东北亚、东南亚等主要市场的销售和技术服务布局。


10.新建与技改项目智能化成为方向

数字化、智能化为橡胶企业带来高效、节能、环保、减人等优势,成为企业新建与技改项目的重要选择。贵州轮胎以“5G+工业互联网”赋能智慧化转型,其5G全连接工厂正式建成。玲珑轮胎吉林公司一期年产120万条全钢胎项目建成,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三角轮胎南海新区800万条高性能乘用车胎转型升级项目按照智能化工业4.0工厂标准建设,在未增能耗的情况下效率提高15%左右。朝阳浪马轮胎开发了轮胎数字化管控系统应用项目,为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大数据支持。江苏通用与中国移动无锡分公司签署5G智能制造战略合约,打造通用5G碳云智能工厂。浦林成山(山东)高性能商用车轮胎制造数字化车间被确定为山东省数字化车间,高性能轮胎先进制造智能工厂被确认为威海市第六批智能工厂。益阳橡塑机械数字化工厂落成投产,以云平台为基础架构,实现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服务等功能。山东大业与青岛科捷机器人有限公司共同推进钢帘线智能化改造,将率先实现全流程智能制造示范和标杆企业。江苏兴达年产35万吨钢帘线扩建项目形成了产业智联一体化,为将工厂打造成世界一流的钢帘线制造智能化标杆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