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的煤炭行业似乎比之前的任何一年都备受关注与非议,在能源革命的新常态形势下,它像个哭闹不已也苦恼不已的孩子:
一方面,大幅亏损的岌岌可危的现状令人担忧全行业611.3万从业人员的生活,但多家煤企高管的收入却与基层矿工进一步拉大差距;
另一方面,它一而再、再而三地吁请减免税负等方面的支持,但一揽子政策在帮助煤企脱困的同时却也深剜痛点,以致于它在自我拯救的行动上鲜有大的作为。
政策频出脱困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4年,按照煤炭行业媒体的说法,是“政策给力年”。
的确,这一年,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就煤炭经营监管、清费正税、煤矿安全生产、遏制煤矿超能力生产、商品煤质量管理、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调整煤炭进口关税等方面出台了指导意见和措施,旨在从多个方面统筹解决煤炭行业存在的问题。
相关部门还为此召开了22次煤炭行业脱困联席协调会议、出台了37项措施支持脱困,力度空前。
在对煤炭企业提出要求的同时,也对电力企业为主的煤炭用户提出减少进口煤炭、加大劣质煤使用监管等方面的要求。
种种举措的目的,一言以蔽之,是政府扶持、煤企自救、煤炭用户帮忙,三方合力帮助煤炭行业脱困。
就此,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表示,“通过上下联动,目前煤炭行业脱困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中之一,是今年前11个月煤炭进口同比减少2755万吨、下降9.4%。显然,这有利于煤炭行业,但并非其自身的“功劳”。
还要看到的是,上述政策措施,并非都是煤企所期望的。政府层面立足于全局、宏观、稳定,而煤炭企业希冀的,大概就是先解决目前的困境,而难以在目前低迷形势下治愈沉疴。
正如姜智敏所洞见的,相当一部分问题也是煤炭行业自身造成,靠外力无法改变的,“近几年来,不少企业大上项目,现在看其中优质的项目很少,这些项目投入大,财务成本高,已经拖累了企业发展。”
当然,这仅仅是局部。他担心的是,“现在煤炭市场不好,掩盖了很多矛盾,将来很多问题可能就暴露出来了。”
在“很多矛盾”中,哪个是煤炭行业最致命的?
记者了解到,超过15亿吨的违法产能应该是煤炭行业最不愿意触碰的禁区,也是令煤价难以回到0.1~0.12元/大卡的基础价位的最大负重。
尽管是最不愿意触碰,但却已经不得不面对了,相关部门公示煤炭生产能力,即是“外科手术”的开始,但能否找到适当的解决之道却很难说。
2014年11月10日,山西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国家能源局部署的煤矿建设秩序专项监管行动。根据山西媒体报道,“会议研究了努力解决山西部分煤矿未批先建问题的具体措施。”
山西方面未就具体措施做进一步披露。时隔一个月之后的12月9日,晋陕两省就煤炭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交流,想必双方会就这一共同难题进行深入探讨。
煤价“易跌难涨”背后的掣肘因素
事实上,除去15亿吨违法产能的“旧账”,煤炭行业在面对市场现状的“新账”方面,其自我拯救也显得勉为其难。它宣称要转型升级,但更多地停留在口头上。
以限产为例,这似乎是降低高库存、稳住乃至提高煤价的杀手锏。但煤炭行业表现如何呢?今年前11个月全国煤炭产量35.26亿吨,同比仅减少0.72亿吨,下降2%。
当初说好的“力争减产10%以上”早已经“置之度外”。除去内蒙古的减产量,那么,包括晋陕在内的全国其他省区煤炭产量同比增加3783万吨。
分析人士指出,“在国家密集出台煤炭脱困政策的情况下,各重要产煤省份产量仍有增无减,使得煤炭价格易跌难涨。”
但这也许并不能怪煤炭企业。恰好相反,减产并非煤炭企业所呼吁的,在以量补价、占领市场份额的现实思路下,煤企宁愿失一时之利以获得长久的市场。而这又客观上造成了整个煤炭行业自身问题更为复杂,处理起来也更为棘手。
正如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经济运行部处长赵建国所说,“我们现在所面对的产能过剩,不再是以小煤矿为主的乱采乱掘时期的过剩,而是以大型现代化煤矿为主更高水平的过剩,消化难度更大。”
显然,行业分化的特点决定了日后针对大型煤矿减产的执行难度加大,也可能让救市政策大打折扣。以此类推,任何一项救市措施要最终达到效果,在现今煤炭产业格局下都增加了难度。及至将来很多问题暴露,救市又从何下手?
系列亮点对今后煤市影响深远
回顾2014年煤炭行业发展历程,还有诸多方面将对2015年及之后的煤市产生深刻影响,善加利用,煤炭行业或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煤炭物流方面亮点颇多。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煤炭物流发展规划》,旨在形成“九纵六横”的煤炭物流网络。其后,神华旗下的包神铁路的货物运价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准池铁路开通运营后货物运价试行市场调节。煤炭铁路运价首次放开。下半年,中国铁路总公司要求从8月20日起,各铁路局取消任何形式的铁路运输立户管理,煤炭运输受益。年底,在产煤大省山西,煤炭焦炭公路检查站、稽查点全部被撤销,“关卡少了,煤企活了”。
在煤炭市场建设方面,2014年,国家要求深入推进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建设,要逐步培育建成2~3个全国性煤炭交易市场,形成层次分明、功能齐全、手段先进、运行规范的煤炭交易市场体系。但由于缺乏有效发展模式,到年底,煤炭交易市场几乎减少了一半。这客观上促使煤炭交易市场更好地融入到产运需的产业链条中去创造价值。
2014年,国家还加大了关闭小煤矿的力度,但任务越来越艰巨。四川的做法是以企业自愿申请的方式实施关闭,并给予相关补助(奖励),在外省煤炭大量涌入四川冲击本地市场时,也许客观形势有助于当地企业主动退出。
当煤炭行业将2014年总结为“政策给力年”的时候,别忘了,这对于煤炭用户而言可能恰好相反。2014年,国家提出要加大煤炭的清洁使用,减少散烧煤比例,提高电煤使用比例。但煤电之间的合作仍在磨合中,煤电谈判仍旧受到非市场因素的左右,领头煤炭企业的调价行为也颇受非议,年底的交易会盛况不再即是证明。
2014年,中国在治理雾霾方面对煤炭消费的控制,不但左右了国内煤炭产运需的走向,也对世界煤炭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外媒认为,世界煤炭产业的走向、市场变化,决定权、主动权已经交到了中国的手中。这也将对国际煤炭贸易格局产生深刻影响。
但对国内煤企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2014年相关救市措施比如说清理收费能否在新的一年真正落到实处,因为这关乎生存与收成。而对于旁观者来说,煤炭行业惟有治本才能彻底解决矛盾。